游北湖,怀昌黎公。湖在郴州北郭外,周广可四十里,今皆为稻田矣。去年,程春海先生属刺史惠安曾钰于道侧蓄一池,祠昌黎于其上(戊子)

秧针麦浪水萦渠,山斗苍茫落照余。
湖地四边今叱犊,昔年中夜此叉鱼。
长船大炬无留影,斗硕波澜有别潴。
怅对沧桑忆三彀,暮烟幂幂久踟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郴州北湖的今昔变化,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愈(昌黎公)的怀念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写眼前景色:稻田里的秧苗像细针,麦浪随风起伏,水渠环绕。远处的青山在夕阳下显得苍茫。这是现在的北湖风光,已经变成农田。

中间四句对比古今:如今湖边到处是农民赶牛耕种的景象,而当年这里曾是韩愈半夜叉鱼的地方。过去湖上灯火通明的大船早已不见,只留下小水洼般的残存水面。这里通过"长船大炬"与"斗硕波澜"的对比,突出湖泊的萎缩。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诗人面对这沧海桑田的变化,想起韩愈当年的事迹("三彀"可能指韩愈的重要经历),在暮色中久久徘徊,充满惆怅。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具体景物对比(秧田vs湖泊、耕牛vs叉鱼),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环境变迁。最后融入个人情感,使怀古之情更加真实动人。诗中"幂幂"形容暮烟浓密,"踟蹰"表现徘徊不舍,这些词语精准传达了诗人的复杂心绪。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