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小西湖晚眺。湖在永嘉城南
老柳寒云,荒堤谁送轻鸥到。
乱峰无语涌秋魂,红叶喧残照。
独倚西风侧帽,鼓霓裳水仙梦绕。
家山何处。
付与黄昏,断鸿声杳。
憔悴征衫,有人刚念凉生早。
泪痕针线證微波,不信湖名小。
何日兰舟同棹。
伴参差、月残风晓。
凄凉奈又、时节悤悤,篱花黄了。
乱峰无语涌秋魂,红叶喧残照。
独倚西风侧帽,鼓霓裳水仙梦绕。
家山何处。
付与黄昏,断鸿声杳。
憔悴征衫,有人刚念凉生早。
泪痕针线證微波,不信湖名小。
何日兰舟同棹。
伴参差、月残风晓。
凄凉奈又、时节悤悤,篱花黄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湖边景色,充满了孤独、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伤。
上片写景: 开头用"老柳寒云"勾勒出深秋的萧瑟,荒堤上突然出现的鸥鸟更添孤寂感。乱峰、红叶、残照组成一幅浓烈的秋景,但"无语"二字让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寂静。词人独自站在西风中,听着远处传来的霓裳曲调,恍惚间仿佛进入梦境。最后用"家山何处"三句,把思乡之情融入黄昏的雁声中,意境深远。
下片抒情: "憔悴征衫"暗示词人漂泊在外的疲惫。有人惦记着他天凉要添衣,针线里缝着思念的泪痕。"不信湖名小"这句很妙,看似说湖,实际是说心中思念之情的浩大。接着想象未来能与思念之人同舟共游,但现实却是月残风晓的凄凉。结尾"时节匆匆,篱花黄了"用菊花凋谢暗示时光飞逝,思念却未能如愿。
全词特点: 1. 景物描写细腻传神,每个画面都染上思念的色彩 2. 现实与想象交织,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3. 善用声音意象(雁声、乐曲)烘托氛围 4. 结尾的菊花既点明重阳时节,又暗示年华老去 5.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把游子思乡的愁绪表达得深沉动人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思念之情,通过具体的景物和细节生动呈现,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