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值班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景:月光洒在空荡的厅堂上,秋风带着凉意,露水晶莹透亮。这里用"皎皎"形容月光,"清"字带出秋夜的凉爽感觉,金风和露华则增添了富贵雅致的气息。
中间四句用典故抒情:值班的潘郎(借指作者自己)因为秋景触发了诗兴,像韩愈那样在灯下写诗排遣寂寞。"惊鹊绕枝"化用曹操诗句,写鸟鹊找不到安稳的栖息处,"幽虫鸣叫"则更添秋夜寂静。这两个画面既写实又暗含作者漂泊不定的心境。
最后两句点题:明明在值班写诗,却被诗兴勾起了思乡之情,听着城楼上报更的鼓声难以入睡。"嫌"字用得巧妙,表面抱怨诗思扰人,实则透露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全诗妙在将值班这件公务写得充满诗意,通过月光、秋风、虫鸣等细腻的景物描写,配合历史典故的化用,把文人秋夜独处的闲情与乡愁表达得含蓄动人。最有趣的是结尾,明明是自己想家睡不着,却怪诗兴太浓,这种幽默的自嘲让整首诗更有生活气息。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