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曲

逆口不唱当时歌,当时笑声与曲和。
忍目不视当时字,当时字写当时意。
当时意断字空存,纵有前歌不忍闻。
楼凭西北栏干暖,病眼看天泪瘴昏。
望望行云迷笑电,晓梦依稀有时见。
只眉聚绿眼揉红,犹似临归别时面。
秋夜迟迟夜灯短,翠被孤眠不成暖。
旧时笑月不长圆,如今愁看月空满。
武陵几欲寻归路,桃花迷人不知步。
霜余芳草不成青,暮鸿飞入斜阳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楼上曲》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回忆过去美好时光时的痛苦与失落。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记忆与现实的撕裂感 诗中反复出现"当时"这个词(出现了6次),像不断按动老照片的放映键——记得那时的歌声、笑声、写下的文字,但现在连看都不敢看,听了就心痛。就像我们翻到前任送的礼物,明明东西还在,感情却没了,这种反差最扎心。

2. 用身体感受写心痛 诗人用"病眼""泪瘴""孤眠不成暖"这些身体感受,让抽象的痛苦变得具体可感。就像失恋时真的会眼睛哭肿、被子怎么也捂不热一样,这些细节让读者能共情。

3. 自然景物都带着情绪 "秋夜迟迟""月空满"这些景物描写不是随便写的——秋夜漫长像痛苦没尽头,月亮圆得更显自己孤单。连"桃花迷人不知步"都暗示着:想回到过去(武陵桃花源典故),却迷失方向。

4. 最动人的两个画面 - 梦里见到爱人"只眉聚绿眼揉红"的样子,用化妆品褪色的细节,比直接说"憔悴"更鲜活。 - 结尾"暮鸿飞入斜阳去",像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看着爱情像大雁一样飞进夕阳里消失,画面感极强。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多痛苦",但通过不敢听的歌、不敢看的字、捂不热的被子、走不回的桃花源这些日常细节,把怀旧之苦写得入木三分。就像我们突然闻到前任用过的香水味,那种猝不及防的心痛,古今都是相通的。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