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善权洞二首

水洞深无百尺泉,白龙奋蛰已多年。
谁知此物能云雨,常济山南万顷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水洞和一条沉睡多年的白龙,赞美了它们默默为百姓造福的奉献精神。

第一句"水洞深无百尺泉"用夸张手法说洞里的泉水深不可测,暗示水源的神秘。第二句"白龙奋蛰已多年"把泉水比作沉睡的白龙,这个生动的比喻让自然景观有了神话色彩。

后两句是全诗精华:"谁知此物能云雨"用反问语气强调这条"龙"虽然不为人知,却有着行云布雨的神力;"常济山南万顷田"点明它一直在默默滋润着万亩良田,造福百姓。

诗人通过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其实是在歌颂那些不为人知却始终在奉献的平凡事物。就像这条沉睡的白龙,虽然不起眼,却是维系一方水土的重要力量。这种将自然现象人格化的写法,既增添了诗趣,又让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易懂。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