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夜晚庭院景象,用简单对比和巧妙想象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两句用"红紫"和"素衣"形成色彩对比:任由别人穿着艳丽衣裳争奇斗艳,我自安然披着素净头巾。这里"红紫"象征世俗的浮华,"素衣"代表诗人淡泊的心境,通过衣着选择表达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将现实场景幻化成月宫仙境:庭院里嬉戏的人们在诗人眼中都变成了月宫仙子。把寻常夜晚聚会想象成神仙聚会,这种浪漫的联想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人间亦有仙境"的感悟——只要心怀美好,平凡生活也能充满诗意。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两种看似矛盾的状态自然融合:既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独立,又有与众人同乐的包容欣赏。通过月宫仙子的比喻,诗人既超然于世俗争斗之外,又能享受人间欢聚之乐,展现出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的智慧生活态度。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