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凉风移暑,微云催夕,篮舆小驻江程。
斜日画船,开窗并处,蘋丝乱点蜻蜓。
临水晚妆明,正茜衫小扇,相斗轻盈。
笑约青山,桂花香里待潮生。
当筵夜按秦筝。
又金尊款月,银烛摇星。
襟上泪痕,钗边鬓影。
年来受尽飘零。
戌鼓已三更。
听隔江吹笛,烟柳冥冥。
酒醒香残,为谁扶梦到重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望海潮》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江边傍晚,通过细腻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展现了一段带着淡淡忧伤的离别场景。

上片(前八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凉风吹散了暑气,晚霞催促着日落,一顶竹轿停在江边。夕阳下的彩船敞着窗户,水面的浮萍间蜻蜓乱飞。一位穿着红衫、手执小扇的女子临水梳妆,她的倩影倒映在水中。她笑着与青山约定,要在桂花香里等待潮水升起——这些画面充满灵动的生活气息,但"笑约青山"的拟人手法已悄悄透露出孤独感。

下片(后十句)转入夜晚场景:宴席上弹奏着古筝,月光洒在酒杯,烛火像星星闪烁。这时情绪突然转折——衣襟上的泪痕、发钗边的乱发,暗示女子正在经历漂泊之苦。三更的戍鼓声、隔江飘来的笛声,配上朦胧的烟柳,共同营造出凄清氛围。最后两句最动人:酒醒后香气消散,那个梦中想要抵达的"重城"(可能指故乡或爱人所在),终究无法真正到达。

全词的精妙在于: 1. 用"凉风移暑"等动态描写让景物活起来 2. 通过"茜衫小扇"等细节塑造鲜活人物形象 3. 从欢快的黄昏到哀伤的深夜,形成情感落差 4. "笑约青山""扶梦到重城"等超现实想象,加深了思念的感染力

本质上,这是一首关于等待与失落的词,把人生漂泊的无奈,藏在看似闲适的江景描写中。就像我们现代人看着美景却想起远方亲人时,那种笑中带泪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