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咏古 其六 班定远笔(壬午)
毫秃中书,空回首、鬓丝同雪。
空指道、毫毛茂茂,陷他难活。
孝节从分金玉管,肯将竹帛功名撇。
任此君、挥霍走龙蛇,都闲说。
三千律,徒操切。
三百刺,何卑劣。
更何如煤脑,把离骚阅。
游戏夫人纸上阵,得如校尉军前帖。
看玉门、关外落欃枪,旄头月。
空指道、毫毛茂茂,陷他难活。
孝节从分金玉管,肯将竹帛功名撇。
任此君、挥霍走龙蛇,都闲说。
三千律,徒操切。
三百刺,何卑劣。
更何如煤脑,把离骚阅。
游戏夫人纸上阵,得如校尉军前帖。
看玉门、关外落欃枪,旄头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借"班超的笔"为题,表面上写毛笔,实则通过拟人手法讲述班超投笔从戎的传奇人生。
上阕用拟人手法写毛笔的委屈:笔杆秃了被主人抛弃(班超弃文从武),虽然笔毛茂密却要面临"死亡"(被闲置)。但班超宁愿放下写字的功名(竹帛功名),也要拿起武器建功立业。这里用"龙蛇"比喻书法,说再好的字画都是"闲说",突出班超的选择。
下阕对比三种人生:死记法律条文(三千律)、写谏书(三百刺)都不如静心读书(阅离骚)。但班超更特别,他把写字变成"纸上布阵",最终像将军一样在战场立功。结尾用玉门关的月色和战旗,描绘出班超在边疆的英姿。
全词妙在把毛笔写活,通过笔的视角展现班超的人生选择:与其做个文弱书生,不如去边疆实现更大抱负。最后雄浑的边关景象,正是对这种选择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