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西湖春感
放鱼竿一去,幻尘海、渺愁余。
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负却西湖。
音书又沉旧雁,问东风、还到故乡无。
萍梗空惊岁晚,梅花自惜山孤。
林逋。
合占幽居,飞桨伴,瘦筇扶。
甚古树苔荒,遥峰翠减,不唤提壶。
归途待从画里,怕春寒、催老夜啼乌。
留得疏窗岫影,六桥烟雨模糊。
算柳浪莺闲,鸥波人远,负却西湖。
音书又沉旧雁,问东风、还到故乡无。
萍梗空惊岁晚,梅花自惜山孤。
林逋。
合占幽居,飞桨伴,瘦筇扶。
甚古树苔荒,遥峰翠减,不唤提壶。
归途待从画里,怕春寒、催老夜啼乌。
留得疏窗岫影,六桥烟雨模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木兰花慢·西湖春感》像一部怀旧电影,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的眷恋与惆怅。
开篇就像突然切到回忆镜头:放下鱼竿离开后,红尘世界变得模糊遥远。接着用三个特写——柳浪里停歇的黄莺、水波上远去的鸥鸟、被辜负的西湖美景,铺开一幅"物是人非"的画面。想问东风是否捎来故乡消息,却只看到浮萍漂泊、梅花独放,时间在这里显得格外寂寥。
中段突然聚焦到林逋(北宋隐士,梅妻鹤子),像是用历史人物反衬自己的心境。本该隐居的地方,现在只剩荒苔古树、褪色远山,连提壶饮酒的兴致都没有了。想沿着画中归途回去,又怕春寒中的乌鸦啼叫提醒自己年华老去。
结尾是最妙的蒙太奇:窗户框住的山影如同水墨画,六桥烟雨渐渐晕染模糊。这个镜头既像真实的雨景,又像记忆在褪色,把说不清的愁绪都化在了朦胧烟雨中。全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文艺片,每个画面都带着欲说还休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