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
箧藏此图三十载,晴窗拂拭无纤尘。
有时酌酒与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
浮云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
披图沈吟仍怏怏,辋川野色平于掌。
那似江南烟水区,丹青紫翠多骀荡。
嵚崟埼礒仍硱磳,崔嵬历陵人观仰。
白门佳丽古所称,谁其峙者茅与蒋。
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
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楼边歌板度。
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
授简曾传幕府招,蜡言栀貌还枝梧。
秋风襆被返白门,窗外寒潮退旧痕。
咄嗟独凭阑干立,长者叩户笑言温。
手持绝妙倪迂画,画出逍遥庄叟园。
短松少鹤相随久,修竹啼莺古意存。
两山翠色烟云绕,中有草堂深窈窕。
书卷应堪比邺侯,樵苏时复思庄蹻。
几棱欣看远近田,一条寒玉溪光晓。
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
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
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
祗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
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喜爱山水和艺术的文人生活的情景,通过描述对唐代诗人王维及其辋川图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生活态度。
首句“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入神”表达了作者对唐代诗人王维及其作品的热爱,尤其是他所描绘的辋川山水图。这里的“王摩诘”指的是王维,因其字摩诘而得名。
接下来,“箧藏此图三十载,晴窗拂拭无纤尘”则说明这幅画被珍藏了多年,每次拿出来欣赏都能感受到它的完美无瑕。这反映了作者对王维作品的珍视和深爱。
“有时酌酒与裴迪,花枝草色眼中新”中提到裴迪是王维的好友,这句诗描绘了两人在自然中饮酒赏景的情景,感受到大自然的新鲜与美好。“浮云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则表明作者对世俗的名利不感兴趣,更喜欢沉浸在自然山水之中。
接下来的部分,“披图沈吟仍怏怏,辋川野色平于掌”描述了作者面对画作时的沉思,“那似江南烟水区,丹青紫翠多骀荡”则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画中的景象相比,赞美了画作的生动与美。
“嵚崟崎礒仍硱磳,崔嵬历陵人观仰”形容画中的山脉峻峭而又奇特,引人注目。“白门佳丽古所称,谁其峙者茅与蒋”则将南京城的美丽与诗中提到的茅山和蒋山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山水画的意境。
“几年卜筑板桥住,秦淮水色钟山树”描述了文人在南京的生活场景,秦淮河水和钟山之树都是南京的著名景致。“木兰舟内急觞飞,杨柳楼边歌板度”则描绘了文人在船上畅饮,以及在杨柳楼前欣赏歌舞的欢乐场景。
作者提到自己“著书仰屋差自娱,无端拟献金门赋”表达了自己虽在家中著书,但心中仍怀有为朝廷效力的志向,这是一种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授简曾传幕府招,蜡言栀貌还枝梧”描述了作者曾受到幕府的邀请,但通过言辞巧妙地推辞了。“秋风襆被返白门,窗外寒潮退旧痕”则描述了作者在秋风中离别幕府返回南京,窗外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咄嗟独凭阑干立,长者叩户笑言温”则描绘了作者在寂静中独自倚靠栏杆,等待长者来访时,感受到的温暖与友谊。“手持绝妙倪迂画,画出逍遥庄叟园”中提到倪迂的画作,描绘了一个逍遥自在的庄子园,与之前的辋川图相呼应。
短松少鹤相随久,修竹啼莺古意存”描述了画中的景象,古松、仙鹤和竹子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永恒的自然之美。“两山翠色烟云绕,中有草堂深窈窕”则进一步强化了山水与画作的和谐美。
“书卷应堪比邺侯,樵苏时复思庄蹻”中提到邺侯是指藏书丰富的典籍,作者认为自己的藏书也像邺侯一样丰富,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隐士庄蹻的怀念。
“几棱欣看远近田,一条寒玉溪光晓”中提到欣赏远处的农田和清澈的溪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春秋佳日快登临,高怀那许尘容扰”则表达了作者喜爱在春秋季登高望远,不愿被世俗所困扰的心情。
“雅志高怀见此贤,何须服食求神仙”则表明作者认为真正的超然需要的是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养生。“兰台家世千秋重,艺苑文章四海传”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家世的深远与文才的广为流传。
最后,“祗此蓬瀛共瑶岛,休言绿野与平泉”中提到仙岛和诗人田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拟将身入图画,不羡王维居辋川”则是作者最终的愿望,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淡泊与归隐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