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元夜有怀)

姮娥清镜满,良宵偏称,烧灯为寿。
到处笙歌,五夜明如白昼。
火树星桥不断,更宝马香车驰骤。
真辐臻。
贫家隘巷,下机抛绣。
何如试鼓狂生,著单绞岑牟,扬搥恐后。
三弄渔阳,四座尽倾节奏。
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
听玉漏。
低徊汉书时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玉漏迟》描绘了元宵节(元夜)的热闹景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上片用绚丽的画面展现元宵盛况:月亮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元宵夜最适合点灯庆祝。到处都在演奏音乐,整个夜晚亮如白昼。挂着彩灯的桥梁连绵不断,豪华的马车来回穿梭。但在这繁华背后,作者笔锋一转,提到穷人家只能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妇女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刺绣活计。

下片通过对比表达人生感悟:与其像狂生那样击鼓作乐(这里用"单绞岑牟"形容鼓手的装束),不如像东汉名士那样保持风度。作者感叹如今的风流人物,恐怕只有那些在元宵节传递柑橘(古代元宵习俗)的人还在。最后以"听玉漏"作结,暗示时光流逝,引人深思。

全诗最精彩之处在于:用热闹的节日场景反衬人生的无常,繁华与落寞形成强烈对比。就像我们现代人过节时的感受——外面越是热闹,内心有时反而越觉得孤独。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