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福寺观鱼

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
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池塘里养鱼的闲适场景,但暗含对官场生存法则的讽刺。

前四句写池塘环境:用竹筒引水,挖水渠排水,池塘常年不干,台阶连接着更大的江湖。这里用"江湖"双关,既指真实水域,也暗指官场。

中间四句写鱼的生活:几百条鱼每天有人投喂,新涌出的泉水像珍珠般点缀水面。鱼会讨好地认出官员("上官"),也允许陌生人投喂。这里把鱼比作官场中善于逢迎的人。

最后两句点出危机:一旦失去这个池塘(暗指失去靠山),鱼就会像山下枯水那样完蛋。诗人用鱼的处境讽刺官场中人依附权势的生存状态。

全诗表面写鱼,实则写人。通过鱼儿安逸又危机四伏的生活,揭露了古代官场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残酷现实。语言清新自然,但讽刺意味深刻,像用糖衣包裹的苦药。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