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刻画了她离乡背井的哀愁。
前四句像电影特写镜头:昭君强忍泪水换上胡人衣裳,清早去大殿辞行。最讽刺的是,皇帝这时候才注意到她的美貌("见怜"),可这偏偏是永别的时刻。这里用"何堪"二字道出了她内心的崩溃——早干嘛去了?
五六句把格局拉开:汉朝的兵马连边关都守不住(暗示国力衰弱),胡人的迎亲队伍也迟迟不来(暗示对和亲的不重视)。两个"少"和"迟"字,既写实又暗含讽刺。
最后两句最扎心:琵琶本来是用来娱乐的乐器,现在却成了哭诉的工具。那凄凉的曲调越弹越悲,就像昭君的心情一样层层递进,把"出塞"这件事变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缩影。
全诗妙在没用任何生僻字,就像用白话讲了个故事,但每个字都戳在痛点上。读到最后,我们仿佛能听见那琵琶声里,既有昭君的个人伤痛,也有当时整个汉朝的无奈。
蒋山卿
明扬州府仪真人,字子云,号南泠。正德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谪前军都督府都事。世宗立,召复故官,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有《南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