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 其二

中外欲交驩,书生虚将坛。
可怜当日狱,乃尔借星冠。
白昼燕山暮,红云渭水寒。
他年麟阁上,遗像许谁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正直书生(商少峰)的悲剧命运,以及作者对他遭遇的愤慨和惋惜。

前两句说当时朝廷想和外国搞好关系,书生(商少峰)被推上军事要职却只是摆设。"虚将坛"三字点明他空有职位却无实权。

三四句最扎心:谁能想到他最后竟因冤案而死,连死时戴的帽子(星冠)都是借来的。这里用"借星冠"这个细节,既说明他死得突然,也暗示他生前清廉。

五六句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凉:白天突然变黑夜(燕山暮),红云笼罩的渭水也透着寒意。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是用天地变色来控诉冤狱。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叹息:就算将来他的画像被挂在功臣阁上,又有谁会真正记得他呢?"许谁看"三字充满讽刺,暗示朝廷的表彰都是做样子。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替好人鸣不平"的愤怒。作者没有直接骂朝廷,而是通过"借帽子下葬"、"白天变黑夜"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其中的不公。特别是最后两句,表面说画像无人看,实际是在问:这样的忠臣都要冤死,朝廷的表彰还有什么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