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木和陶靖节韵

我卜我居,游息在兹。有荣者木,日封殖之。本根既固,发生以时。

我时倾瞻,中心慨而。维人之生,孰本孰根。惟皇降衷,天理具存。

是曰成性,道义之门。钦斯承斯,大化以敦。嗟彼世人,自安浅陋。

德不图新,恶或念旧。有干惟禄,有觊惟富。孰能毅然,不为利疚。

我怀师训,罔敢失坠。匪道曷从,匪义曷畏。圣门虽远,率焉以冀。

庶几疲驽,久亦告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荣木和陶靖节韵》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坚持道义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居所的选择与根基的重要性 诗的开头提到“我卜我居,游息在兹”,意味着作者选择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地方生活。接着,“有荣者木,日封殖之”象征着作者像种植树木一样,用心浇灌和培养自己的人生。这说明作者重视基础和根基,认为要有一个稳固的根基才能不断发展和成长。

2. 生命的本质与道义 接下来,“维人之生,孰本孰根”提出一个疑问:人存在于世间,根基是什么?生命的根本是什么?接着,作者引用了“惟皇降衷,天理具存”这一说法,认为宇宙间有一种普世的真理和规律,即天理的存在,这是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曰成性,道义之门”则进一步强调了遵循天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道义的途径。

3. 对世人态度的批评 作者指出,“嗟彼世人,自安浅陋”,批评了那些满足于现状、缺乏深思熟虑的人。这些人“德不图新,恶或念旧”——他们不追求新的道德或品德提升,反而沉溺于过去的错误中,难以改正。“有干惟禄,有觊惟富”指的是有些人汲汲于名利,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或地位。这些问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4. 坚持道义的决心 诗中提到“孰能毅然,不为利疚”——谁能在利益面前坚守道义而不感到内疚?这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能够坚持高尚品德的人的敬佩。作者自己也表示“我怀师训,罔敢失坠”,表达了自己追随老师教诲的决心,不让自己在追求道义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5. 追求道义的途径 最后,诗中提到“圣门虽远,率焉以冀”,表达了虽然圣贤之路遥远,但可以通过努力接近。作者鼓励自己和他人“庶几疲驽,久亦告至”,即尽管可能路途漫长,但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收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义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态度,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