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
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对江南水乡在上巳日举行的祓禊活动的回忆。祓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人们在春天的时候到水边洗去冬日的污垢和晦气,祈求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现在诗人身处异地,无法亲身参与这一活动,于是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怀念。

首句“黄河西绕郡城流”,诗人描述了眼前的景象,黄河水向西环绕着城池流淌。这是一个宏大的场景,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接下来的“上巳应无祓禊游”,则透露出诗人的遗憾和失落。因为身处异乡,他无法参加江南的上巳祓禊活动,无法感受到那份热闹和喜悦。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眼前的失落和遗憾上,而是转而回忆江南的美好。“为忆渌江春水色”,他想起了江南的渌江,那碧绿的江水是他对江南最深的记忆。那清澈的江水,流淌在田野之间,构成了他心中最美的画面。

最后一句“更随宵梦向吴洲”,诗人表达了他虽然无法亲身回到江南,但他的心却随着夜晚的梦境飞向了吴洲。吴洲在这里代表了江南的美好和温馨,是诗人的心灵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江南春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异地,无法亲身参与祓禊活动,但他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个美好的地方。这种深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充满了魅力和感染力。

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