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汉公言怀

人间滚滚竟何营,只为蝇头利与名。
千里瘅乡吾逐客,一箪穷巷子书生。
文章相误终须别,宠辱无关自不惊。
赢得白头闲处坐,一竿风月有谁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叫做《次张汉公言怀》。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说“人间滚滚竟何营,只为蝇头利与名”,意思是说人们都在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和名声而奔波劳碌。这里,白居易用“蝇头利”和“名”来比喻那些看似重要实则微不足道的东西,暗示人们过于追求这些虚幻的东西,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身处困境的经历:“千里瘅乡吾逐客,一箪穷巷子书生。”这里,白居易用“千里瘅乡”来形容自己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而“一箪穷巷子书生”则描绘了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状态。这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困难。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保持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文章相误终须别,宠辱无关自不惊。”这里的“文章相误”指的是因为写文章而遭遇的误解和诽谤,而“宠辱无关”则表示诗人对荣誉和耻辱毫不在意。这体现了诗人坚定的内心和超脱的精神。

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白发苍苍时,终于找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赢得白头闲处坐,一竿风月有谁争。”这里的“一竿风月”是指诗人追求的宁静、淡泊的生活。诗人认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找到这样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超脱、宁静生活的向往。它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学会把握生活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郑侠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