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淡淡的春愁和时光流逝的感伤。
上片写黄昏时分,主人公倚着栏杆发呆很久。他问眼前的花枝:你还是去年那枝花吗?这里用花枝代指时间,暗示又是一年春天到来。接着说自己整天昏昏沉沉像喝醉酒,梦里的人都消瘦了也没人关心——用夸张的比喻表现无精打采的状态。
下片转到香闺场景,窗帘外柳树笼罩在薄雾中。这种朦胧的美景转瞬即逝,平时很难见到。最后两句是劝解:别让歌舞打断这美好时刻,要珍惜三月之后的春光。这里的"春三后"可能指暮春,带有"美好事物即将结束"的意味。
全词用日常景物(花枝、柳烟)和生活细节(睡觉、歌舞)来写时光流逝的惆怅,把说不清的愁绪化作看得见的画面。最妙的是结尾的转折:明明在伤感,却突然说要珍惜当下,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就像我们一边感叹"时间过得好快",一边又提醒自己"要活在当下"。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