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忤 其三

滕六附暄堕寒力,六花未办天机织。篱菊老尽兰始芽,凌波仙子方踵息。

水边亭亭逢玉人,照眼缟衣如旧识。冰霜相与厉贞操,蜂蝶那能犯庄色。

听渠吹笛作商声,正音满地出金石。菊坡为索孤山诗,好句新从座中得。

二君联璧如长城,笑整云梯再攻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的高洁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传递出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

前四句写冬日景象:寒神滕六(雪神)施展威力,但雪花还未开始飘落。篱边的菊花已凋谢,兰花刚刚冒芽,水仙花(凌波仙子)也还在休眠。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生动有趣。

中间四句出现了一位白衣佳人(玉人),她站在水边,衣袂飘飘如同旧相识。她和冰霜一样坚守贞洁,连蜂蝶都不敢靠近她庄重的容颜。这里用"玉人"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冰霜相互映衬。

后六句写听到佳人吹奏悲凉的笛声(商声),这音乐像金石相击般清越。诗人受到启发,在聚会中即兴创作出好诗句。最后以"二君联璧"(两位君子像并排的玉璧)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像长城般坚固,又像整装待发的云梯战士,准备在诗艺上更上层楼。

全诗通过冬日景物、高洁佳人和文人雅集三个画面,赞美了不畏严寒、坚守节操的精神,也展现了文人以诗会友、切磋技艺的雅趣。诗中"冰霜贞操"、"蜂蝶庄色"等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气质。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