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后初愈的女子在春日闺房中的细腻感受,充满生机与柔美的对比。
前两句写闺房充满春天气息,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暗示女子虽病弱但生命力依然旺盛。"山将眉合翠"用远山比喻女子描画的黛眉,"花傍镜分红"则巧妙地将镜中容颜与窗外鲜花相互映照,展现女子对镜梳妆时人面桃花的画面。
中间两句通过晨光洒在罗衣上的细节和屋檐下燕子筑巢的声响,以动态的春日景象反衬女子静养的状态。燕子的忙碌与女子的安静形成有趣对比,让人感受到春天无处不在的活力。
最后两句是全诗情感升华——女子虽然恢复了些力气,却仍喜欢柔弱地倚在芳树下,任由春风吹拂。这种"无力"并非真的虚弱,而是一种享受春天、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慵懒惬意,传递出病愈后对生命更加珍惜的细腻情感。
全诗像一组春日特写镜头,通过闺房、梳妆、燕巢、花树等意象,将女子病愈后的愉悦心情与盎然春意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对生命之美的独特感悟。
张献翼
(1534-1604)字幼于,后更名敉,长洲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国子监生。为人放荡不羁,言行诡异,与兄凤翼、燕翼并有才名,时称“三张。”精于易,其说《易》诸作,皆平正通达,笃实不支,为人所称。献翼著作,有《文起堂集》十卷,《纨绮集》一卷,及《读易纪闻》、《读易韵考》等,均《四总库目》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