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丁巳春尽

前年黄鹤楼边路。
香絮飞无数。
去年无赖又长沙。
争似辞巢燕子、啄残花。
今年落拓清浏道。
鬓发垂垂老。
送春三度立斜阳,依旧绿波芳草、是他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连续三年漂泊异乡的感慨,用时间顺序和地点变化来展现内心的孤独与衰老。

上片(前四句): 诗人用"前年""去年""今年"三个时间点,带出三个不同的漂泊地点——黄鹤楼、长沙、清浏。前年在黄鹤楼看到柳絮纷飞,去年在长沙像燕子一样寄人篱下,今年在清浏道(可能是浏阳河边)感觉自己渐渐老去。通过"香絮飞""啄残花"这些细腻的景物描写,暗喻自己像柳絮一样漂泊无依,像燕子一样只能捡拾别人剩下的东西生活。

下片(后四句): 重点落在"今年"的现状:头发白了,人老了,已经连续三年站在夕阳下送别春天。最后两句最动人——虽然眼前还是绿波荡漾、芳草萋萋的春日景象,但这些美景都属于"他乡"。这种反差特别戳心:风景越美,越显得自己是个异乡人。

全词亮点: 1. 用时间讲故事:像日记一样记录三年轨迹,让漂泊感层层加深。 2. 用对比制造冲击:永恒的春景 vs 衰老的游子,热闹的自然 vs 孤独的人。 3. 含蓄的比喻:不直接说"我好惨",而是用柳絮、燕子、残花等意象委婉表达。

现代启示: 就像今天离乡打工的人,年年换城市却总找不到归属感。词中那种"看什么美景都开心不起来"的心情,很容易引起当代异乡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