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狼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充满画面感和想象力。
前两句用"山盘水转"勾勒出山路蜿蜒、流水环绕的灵动景象,小桥连接着远处峥嵘的殿角与乱峰,像一幅山水画。三四句巧妙对比:人们都说这里有神奇法力,但曾经出没的白狼却不见踪影,暗示自然与传说的微妙关系。
五六句最精彩:海市蜃楼般的雾气笼罩古塔,江涛声与暮色钟声交织,用"蜃喷""龙戏"的拟人手法,把黄昏时分的奇幻景象写得活灵活现。最后诗人直接表达情感:因为太爱这月光下的禅房,决定卸鞍留宿,享受这份宁静。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的纪录片:先航拍山水全景,再特写神秘古寺,接着用特效展现魔幻黄昏,最后以诗人投宿的温馨镜头结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让人读着读着也想跟着诗人一起住进这仙境般的山寺。
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