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春来多困,正日移帘影,银屏深闭。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宿酒初醒,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逢松云鬓,不堪鸾镜梳洗。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乱,玉糁苍苔碎。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斗草雕阑,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晴鸠鸣处,一池昨夜春水。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乱,玉糁苍苔碎。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斗草雕阑,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晴鸠鸣处,一池昨夜春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里慵懒又略带愁绪的女子形象,充满了细腻的生活画面和微妙的情感变化。
上片(前段)从春困写起:阳光透过帘子移动,女子在紧闭的闺房里昏昏欲睡。窗外柳烟中的鸟鸣惊醒了她未做完的美梦("巫山十二"暗指男女情事)。昨夜残留的酒意和新添的春愁让她显得憔悴,连梳头照镜都提不起劲——"蓬松云鬓"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我们仿佛看见她头发散乱、无心打扮的模样。
下片(后段)转向户外景象:门外风吹落梅,花瓣像碎玉般撒在青苔上。天气忽冷忽热让人拿不定主意穿什么衣服("欲试罗衣犹未"这句特别有生活感)。但春天毕竟来了,人们开始在庭院里斗草买花,准备踏青。最后两句最美:斑鸠啼叫处,池塘里涨满了昨夜刚融化的春水,这个画面既有声音又有动态,把春天的生机完全写活了。
全词妙在三点: 1. 用"春困""宿酒""懒梳头"这些日常细节,把抽象的情绪变得可视可感 2. 景物描写像电影镜头,从室内推到室外,最后定格在春水荡漾的特写上 3. 明明写的是慵懒愁绪,却通过"斗草""买花""晴鸠"等意象透出春天的活泼,愁而不怨,慵懒中带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