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词以纪之,予不得同游,次韵寄意(1911年作)

西泠旧碧。
引澹影缥缈,扶上双屐。
十里疏花,天末遥看,眉边暗惹香泽。
春风欲透琼肌软,似未惜、波寒江国。
想夜来、雪意凄然,梦入水沉亭北。
还问逋仙甚处,冷虹细蘸水,愁荡歌力。
玉佩无声,鹤语盘空,那管飞鸥来历。
苍茫目断扁舟路,恨不共、石湖吟笔。
倚半床、斜月黄昏,起初满怀云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朋友去孤山赏梅,而作者未能同游,于是用诗词寄托自己的心情。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之美和作者的遗憾之情。

上片开头"西泠旧碧"点明地点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澹影缥缈"写梅花倒映水中的朦胧美,"扶上双屐"生动描绘友人踏雪寻梅的场景。"十里疏花"展现梅花疏朗有致的美态,"眉边暗惹香泽"用拟人手法写梅花香气若有若无地萦绕。接着用"春风欲透琼肌软"形容梅花柔美,但又担心"波寒江国"的寒冷会伤害它。最后想象夜晚雪中梅花"梦入水沉亭北"的凄美意境。

下片转入抒情。"逋仙"指隐居孤山的林逋,作者想象他在冷月下写诗的情景。"玉佩无声"写环境的静谧,"鹤语盘空"增添仙气。随后表达未能与友人同游的遗憾,"恨不共、石湖吟笔"直抒胸臆。结尾"倚半床、斜月黄昏"写自己独对黄昏,望着"满怀云阔"的天空,将遗憾之情融入广阔天地中。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结合,既有眼前实景,又有丰富想象。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将梅花写得灵动飘逸,同时通过对比友人赏梅和自己独处的场景,巧妙表达出羡慕与遗憾交织的复杂心情。词中"澹影"、"香泽"、"琼肌"等词语都体现了作者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