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其一

先生高卧洛城中,洛邑簪缨幸所同。顾我成年清渭上,并游无侣又春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得非常朴实亲切,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记录。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句"先生高卧洛城中"像拍了一张生活照:邵雍先生(尧夫)在洛阳城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高卧"这个词特别生动,不是简单的睡觉,而是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潇洒姿态。

第二句"洛邑簪缨幸所同"像是朋友圈的互动:虽然邵先生是隐士,但洛阳城里的达官显贵(簪缨指做官的人)都乐意和他交往。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邵先生人格魅力很强,二是当时洛阳的文化氛围很包容。

后两句笔锋一转,开始写诗人自己的孤独:"顾我成年清渭上"是说诗人自己在渭水边长大,"并游无侣又春风"则用春天的热闹反衬自己的孤单——春风里大家都结伴游玩,只有我形单影只。这种对比让孤独感更强烈了。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是写对邵先生的仰慕,实际透露的是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就像我们现代人发朋友圈说"真羡慕某某的生活",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缺失。诗人用平淡的语言,既表达了对前辈的尊敬,又婉转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