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涧松自亭亭,山苗自离离。
苗及三时实,松乃千岁姿。
谁愤苗据高,谁惜松处卑。
殖苗在松下,生恐复不宜。
岁寒松独当,岁改苗又昌。
松身渐为龙,松材中明堂。
天意自有钟,地势本可忘。
苗乎勿乱莠,亦得升秋尝。
苗及三时实,松乃千岁姿。
谁愤苗据高,谁惜松处卑。
殖苗在松下,生恐复不宜。
岁寒松独当,岁改苗又昌。
松身渐为龙,松材中明堂。
天意自有钟,地势本可忘。
苗乎勿乱莠,亦得升秋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山上的松树和野草作对比,讲了一个关于时间检验真价值的深刻道理。
开头用"涧松亭亭,山苗离离"描绘场景:深涧的松树挺拔高大,山上的野草杂乱茂盛。野草三季就能结果实,而松树却要千年才能成材。这里用两种植物的生长速度暗喻社会上"速成"和"厚积薄发"两种人。
接着用"谁愤苗据高,谁惜松处卑"表达不满:为什么没本事的野草能占据高位,而优秀的松树却埋没在低处?诗人担心把野草种在松树下会妨碍松树生长,这就像现实中庸才压制人才的现象。
然后通过季节变化展现两种命运:寒冬来时只有松树能挺立(象征困境中显真章),春天野草又疯长(暗指投机者总能卷土重来)。但最终松树会长成神龙般的姿态,它的木材能成为宫殿栋梁(真正的人才终会被重用)。
最后点明主旨:上天自有安排("天意有钟"),出身环境("地势")不该决定一切。劝诫野草般的投机者不要像杂草一样混乱生长,若能踏实成长,也能像庄稼一样在秋天被收获(获得认可)。
全诗妙在用常见植物作比喻,把"厚积薄发vs急功近利"的深刻道理说得生动易懂。就像现在社会,网红可能一夜爆红(山苗),而科学家默默钻研(涧松),但时间终会证明谁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