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白纻山的景色和历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感慨。
开头两句点出白纻山的美名,但如今山色空寂,只有青翠的山色依旧。诗人用“空”字暗示繁华已逝,带出一丝落寞。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写出昔日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春风中,曾有人在此漫步游玩;月夜里,曾有舞者穿着华服翩翩起舞。歌声雄壮,仿佛骏马虽老仍志在千里;但“龙蟠王气非”又点出这里已不再是帝王兴盛之地,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最后两句转向现实:如今谁能指出当年名人的墓地?诗人望着夕阳,心中充满惆怅。整首诗借景抒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