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给侄子韦班的劝诫之作,用朴实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为官处世的智慧。
前四句是长辈的自我剖白:"我始终坚守笨拙正直的品性,而你(韦班)也继承了这种公正的品格。"这里用"朱鸟"(指正直的品格)作比喻,说叔侄二人都因为刚正不阿而遭到小人的诽谤,暗示官场中保持正直的代价。
后四句转入现实劝诫:虽然想学古人"悬棒明志"(用悬挂刑具表明执法决心),但现实就像撞上篱笆的羊一样进退两难。最后两句是语重心长的叮嘱:既然选择了仕途(不能归隐山林),就要牢记朝廷恩典,在官场中谨慎行事。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触藩的羊"这样生动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官场处境的艰难 2. "悬棒"的典故用得巧妙,既表明理想又暗含无奈 3. 结尾的叮嘱不落俗套,不是简单说教,而是承认现实困境后给出务实建议
诗人没有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坦诚分享自己的挣扎,这种真诚让劝诫更有说服力。诗中那种"明知正直会吃亏,但仍要坚持底线"的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发职场人的共鸣。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