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简施愚山

长啸归来,自爱吾庐,无恙蒲菰里。
历崎岖,霜雪满头归,青山笑人还是。
君不见,管宁但存皂帽,弃家浮海能逃世。
又不见、虞翻青蝇作客,愿得一人知己。
与子西去蹑崦嵫。
更南陟匡庐与九嶷。
弹琴命诗,鸾吟猿跃,差为快意。
嗟予尚何依。
江湖淼淼出天际。
夙慕洪崖子,有是夫,吾与尔。
石上据胡床,高歌散发,仰天目送飞鸿起。
是故态狂奴,唾壶欲缺,一觞一咏同醉。
念人生聚散能几时。
复相对唏嘘欲何为。
但烦冤徒作忧耳。
芒鞋布袜瓢笠。
更拄青藤杖,遍游五岳。
纵观沧海,毕我生平之志。
侧身天地竟何之。
况眼中、吾且老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朋友施愚山的一封"心灵自白书",用登山临水的经历来抒发人生感慨。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差为快意")像是老友重逢时的掏心窝子话。作者说自己历尽沧桑回到家乡,头发都白了,但青山依旧在笑看人生。他举了两位古人的例子:管宁戴着黑帽子隐居海外,虞翻渴望遇到知己,其实都是在说"我也想像他们那样活得通透"。接着邀请朋友一起去游山玩水,弹琴作诗,像山间的猿鸟一样自由快活。

中片("嗟予尚何依"到"一觞一咏同醉")是酒后真言。作者望着浩渺江湖,突然感慨"我到底该依靠什么?"他向往传说中的仙人洪崖子,其实就是想找个精神寄托。于是和友人坐在石床上,披头散发对天高歌,看着大雁飞过,像古代狂士那样敲着唾壶喝酒吟诗,醉态可掬却又透着一股豪气。

下片("念人生聚散能几时"到最后)是清醒后的顿悟。作者想到人生聚散无常,烦恼都是自找的。决定穿上草鞋、拄着藤杖去游遍五岳四海,完成平生志愿。最后那句"眼看就要老了"的感叹特别打动人——明明前面说得那么潇洒,结尾却露出时间紧迫的焦虑,这种反差恰恰展现了真实的人性。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像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又像苏轼的"人生如逆旅",但多了几分中年人的务实。作者把古代隐士的典故、眼前的山水、手中的酒杯和心里的惆怅全部搅拌在一起,熬成了一锅滋味复杂的心灵鸡汤。我们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想放下一切又放不下"的矛盾,以及"明知会老还是要追梦"的倔强。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