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观演《湘真阁》南剧,仲清、九珠叔(曾源)各赋此解,余亦继声

过春风旗亭,记长干系马,消受閒情。
此际南州留滞,怨歌重听。
身未老,心先惊,动乱愁梅花江城。
纵茂苑人归,青溪梦好,枯树伴兰成。
云屏外,霜猿鸣。
指斜阳霸国,金粉飘零。
漫向琼楼怀旧,板桥寻盟。
淮水碧,钟山青,恨隔江无多商声。
剩词客哀时,萧萧鬓星,弹广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看戏后的感慨,像一篇用古风写成的"观后感"。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看戏回忆往昔(上片) 开头说"经过春风中的戏楼",想起年轻时在长干里(南京地名)系马游玩的悠闲日子。现在却困在南方,听着哀怨的戏曲,明明人还没老,心却已经慌了——梅花盛开的江城反而勾起战乱愁思。就算能回到苏州美景,做着青溪美梦,但现实就像枯树陪着憔悴的诗人(兰成是南北朝诗人庾信的小名,这里作者自比)。

2. 戏中历史沧桑(中片) 转到戏台场景:云母屏风外传来猿猴般的悲鸣(指演员唱腔),夕阳照着戏里衰败的王朝,金粉装饰纷纷凋落。看着戏中琼楼玉宇,想起昔日繁华;走过板桥,寻找旧日约定。秦淮河水依然碧绿,钟山依旧青翠,却听不到对岸传来商调音乐(象征盛世之音)。

3. 词人悲时伤怀(下片) 最后回到现实:只剩下我们这些文人哀叹时局,鬓发像星星般花白,弹奏着《广陵散》这样的绝响(嵇康临刑前弹的曲子,象征高雅事物消亡)。全词通过看戏引发联想,把个人漂泊、历史兴亡、艺术感慨交织在一起,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穿越剧",在戏里戏外、古今之间来回切换,表达对动荡时局的忧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