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咏浩然堂后池上白山茶用周美成梅花韵

封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

水晶帘额深深倚。天寒私自喜。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

珠窗一层障疏花,似无还似有,共人憔悴。愁杀是、青霜轻坠。

记一种、红颜窈窕,曾开在、三春台榭里。只薄命、年年流落,秋天凉著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株白山茶花在寒冷秋风中孤独绽放的情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花的美丽与凄凉。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封西风"形容白山茶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独自在西风中挺立。"和烟和月"说它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虽然美丽却无人欣赏。"水晶帘"的比喻让人联想到花像躲在帘后的美人,在寒冷中暗自欢喜。最有趣的是把花比作夜半无伴的侍女"小玉",花瓣就像她铺开的粉被,这个比喻既唯美又带着寂寞。

下片(后半部分): 透过珠帘看花影,似有似无,好像和人一样憔悴。"青霜轻坠"写霜花飘落,暗示好景不长。接着笔锋一转,回忆这花春天时还是娇艳的红山茶,如今却成了秋日里苍白的白山茶。最后用"薄命"点题,说它像命运坎坷的女子,年复一年在秋水中独自凄凉。

全词妙在: 1. 把花完全人格化,从形态到心理都像一位孤芳自赏的佳人 2. 用季节转换暗示命运变迁,红颜变白发的沧桑感 3. 通篇写花,实则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4. 语言清丽,比喻新颖(如"上床铺粉被"形容花瓣)

就像看到一位从锦衣玉食沦落风尘的女子,词人通过花的遭遇,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叹息。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