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宁节度使徐公与金人战死葭州七世孙备为耀州判官以公事至葭见公题名石刻尚存乃致祭而还

葭州徐节度,死节壮南朝。
大义亲能灭,忠魂孰与招。
山川犹惨淡,岁月已萧条。
万里诸孙至,遗民涕泪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家族故事,歌颂了忠勇精神的血脉传承。

前四句聚焦历史:宋朝将领徐节度在葭州与金兵血战牺牲,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大义。诗人用"壮南朝"形容他的牺牲悲壮,用"亲能灭"暗示他可能亲手了断自己避免被俘,更显其刚烈。

中间四句写沧桑变迁:虽然英雄已逝,但葭州的山河仍带着悲壮气息,时光流逝也冲不淡这份沉重。"山川惨淡"既是实景描写,也暗喻百姓对英雄的缅怀。

后四句最动人:七代之后的徐备因公务来到先祖战死之地,发现当年石刻犹存。这个跨越时空的相遇令人动容——"万里诸孙至"既指地理距离,也暗示时间跨度。当地百姓看到英雄后人,纷纷落泪,说明忠义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全诗通过"石刻"这个细节,把历史与现实、祖先与后人紧密联结。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遗民涕泪"的自然反应,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英雄不会被时间遗忘,他们的精神会通过血脉和记忆永远传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