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天与云鹤情,人间恣诗酒。龙宫奉采觅,澒洞一千首。
清如南薰丝,韵若黄钟吼。喜于风骚地,忽见陶谢手。
籍籍九江西,篇篇在人口。芙蓉为芳菲,未落诸花后。
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才力似风鹏,谁能算升斗。
无营傲云竹,琴帙静为友。鸾凤戢羽仪,骐骥在郊薮。
镜湖春水绿,越客忆归否。白衣四十秋,逍遥一何久。
此身无定迹,又逐浮云走。离思书不穷,残阳落江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写给友人方处士的赠别诗,既赞美了对方的才华品格,又抒发了漂泊人生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夸张的比喻赞美方处士的诗才。 说他写诗像天上的仙鹤一样自由洒脱,在人间纵情诗酒。他的诗作多得能装满龙宫("龙宫奉采觅"是神话想象),气势磅礴如洪水奔涌("澒洞"形容水势浩大)。诗句清新如南风中的琴弦,又雄浑如黄钟大吕的声响。在文人荟萃的地方,突然看到方处士的诗,就像发现了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顶级诗人重生。

中间部分("籍籍九江西"到"骐骥在郊薮"):具体描写方处士的声望与品格。 他的诗在江西一带家喻户晓("籍籍"指名声显赫),像荷花虽开得晚却格外芬芳。他眼界开阔、自成一家("别自开户牖"指独创风格),才华如展翅的大鹏无法用升斗衡量。他不慕荣利,只与琴书为伴,像收敛羽翼的凤凰、闲居荒野的千里马,保持着高洁的品格。

最后部分("镜湖春水绿"到结尾):转入离别主题。 由镜湖春色联想到自己("越客"指在吴越漂泊的诗人),四十年来像浮云般居无定所。残阳下的江柳更添离愁,暗示书信写不尽思念("离思书不穷"),把别绪融入苍茫暮色中。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龙宫装诗""大鹏展翅"等奇幻比喻,把抽象的诗才写得气势恢宏 2. 通过"芙蓉""鸾凤"等意象,将人物品格可视化 3. 结尾的"残阳落江柳"用画面代替抒情,留白手法让离愁更显绵长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