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 其二

两三人、一般僝僽,春三二月风雨(子大)。
檐花落尽春灯黯,犹照今宵欢聚(木斋)。
吾与汝。
要世世生生,总向情天住(中实)。
闲愁漫赋。
料如此江山,英雄只合,相对数儿女(由父)。
刘琨老,何必闻鸡起舞,祗堪鼾睡东部(子大)。
不然便向南山下,笑看蓝田射虎(木斋)。
眉黛语。
劝偕隐红楼,莫再封侯误(中实)。
镜台堪据。
又照见天涯,飘零客子,同作倦游侣(由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群朋友在风雨交加的春夜聚会,借酒消愁、畅谈人生的场景。全词通过不同人的对话,展现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上半部分写聚会场景:两三个好友在风雨之夜相聚("两三人、一般僝僽"),虽然春灯昏暗("檐花落尽春灯黯"),但大家依然把酒言欢。有人提议要永远活在情天爱海中("要世世生生,总向情天住"),认为在这乱世中,与其做英雄,不如儿女情长("英雄只合,相对数儿女")。

下半部分展开三种人生选择: 1. 第一种是像刘琨那样闻鸡起舞、建功立业("刘琨老,何必闻鸡起舞"),但说话者认为不如在东部安稳睡觉("祗堪鼾睡东部")。 2. 第二种是归隐南山,过打猎的闲适生活("笑看蓝田射虎")。 3. 第三种是劝朋友隐居红楼,不要追求功名("劝偕隐红楼,莫再封侯误")。

最后以镜子为喻,照见大家都已是漂泊疲倦的游子("又照见天涯,飘零客子"),暗示无论选择哪种人生,最终都难免疲惫。

全词用对话体展现不同人生选择,语言直白生动。通过春夜聚会的场景,表达了文人在乱世中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是积极进取?还是归隐山林?或是沉醉情爱?最终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疲倦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