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柳

陌上柳,陌上柳,春风拔拂短长条,攀条不识谁人手。
为问去年折柳人,今年柳发归来否。
雉朝飞,车辚辚,柳花飞飞愁杀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陌上柳》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柳树下的离别与思念,读起来像一首带着淡淡忧伤的民谣。

前两句重复"陌上柳",像在轻轻呼唤路边的柳树,也像在自言自语。春风把柳条吹得长短摇摆,有人伸手去折柳枝(古人折柳送别),却不知道这柳枝曾经被谁折过——这里藏着故事:或许去年也有人在这儿折柳送别。

接下来是直白的提问:"去年折柳的人啊,今年柳树又绿了,你回来了吗?"这一问瞬间戳中人心。我们都有过等待的经历,可能是等离家的亲人,等远行的朋友,诗人把这种等待藏在柳树的新芽里。

最后三句画面突然热闹起来:野鸡飞过,车轮滚滚,柳絮漫天飞舞。但这热闹反而让人更愁——因为等待的人可能还没回来。柳絮本是无情物,但在等待的人眼里,每一片都像在提醒时光流逝。

整首诗妙在把"柳"变成情感的计时器:柳条长短记录离别时间,柳絮纷飞标记又一个春天,而那个被等待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在柳树下。这种借柳树写人事的手法,让普通的自然景物有了人的温度。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