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王融、范云同赋。)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
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汧。
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彻,曾山郁葱茜。
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
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⑴。
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汧。
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彻,曾山郁葱茜。
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
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
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都城和郡县的繁华景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开头几句写西都(长安)和南宫(洛阳)的繁华,达官贵人众多,才子云集。高耸的宫阙、华丽的建筑、蜿蜒的河流、连绵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都城画卷。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山影,春天的泉水滋养着水草,寒冷的山丘堆积着霜雪。这些景色既美丽又带着一丝清冷,暗示着时光流逝、繁华易逝。
最后几句转向抒情:西华(仙境)虽美却无法久留,时光如箭般飞逝。诗人远望都城,心生感慨;征战沙场的马儿也感到疲倦。他曾在高贵的宴会上作客,如今回望长安,却因官职卑微而感到羞愧。
全诗通过对比都城繁华与个人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复杂心态——既向往仕途的荣耀,又感慨时光无情、人生短暂。语言华丽但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