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曲

朔边昔离别,寒风复凄切。
峨峨六尺冰,飘飘千里雪。
未塞袁安户,行封苏武节。
应随陇水流,几过空呜咽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严寒中的离别场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传递深沉的情感。

前四句用"六尺冰""千里雪"等夸张手法,突出边塞的苦寒环境。"朔边""寒风"等词营造出荒凉孤寂的氛围,为后面的离别铺垫情感基调。

中间四句巧妙运用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袁安卧雪(宁可挨冻也不求人)和苏武牧羊(坚守气节),暗示诗中人物面对严寒依然保持坚韧品格。"未塞""行封"的对比手法,强化了这种精神力量。

最后两句将情感升华:陇水(西北河流)的呜咽声仿佛在为离别哀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使无形的离愁变得可感可闻。一个"几过"暗示这种哀愁反复萦绕,余韵悠长。

全诗最动人的是它将物理的寒冷(冰雪)与心理的寒冷(离别)交融,用凝固的冰与流动的水形成张力,最终在流水呜咽声中完成情感宣泄。历史典故的运用不露痕迹,既增加了文化厚度,又让普通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坚韧与哀愁。

谢燮

谢燮(525-589),出生于建康(南京市),南朝陈文学家,代表作品《早梅》,和其他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独出心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