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寿吴丞相·寿词)

双溪墅。重见种玉锄云,采花研露。遥知绿野芳浓,锦堂燕子,迎门共舞。
近前语。还问去年山馆,旧经行处。西风鸿水边上,惊千里苑,梅英乍吐。
几度月昏霜晓,望驰天北,驿传湘渚。冷艳暗香春寒,划地清苦。看看翠幄,青子江头路。才收尽、蛮烟瘴雨,初回轻暑。便忆南园趣。唤人况有,多情杜宇。此计非迟暮。都付与、和羹功成归去。海榴院落,长逢重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写给一位姓吴的丞相的祝寿词,通过描绘四季美景和人生志趣,表达对寿星功成名就后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全词分为三个层次:

上片(开头到"迎门共舞")描绘丞相别墅的优美环境。用"种玉锄云""采花研露"这样充满仙气的意象,展现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锦堂燕子"的温馨画面,暗示主人深受爱戴。

中片("近前语"到"初回轻暑")通过问答形式展开回忆。用"西风鸿水""梅英乍吐"等意象串联起秋冬春三季的景色变化,暗喻人生经历的风雨。特别是"蛮烟瘴雨"到"轻暑"的转变,象征丞相历经艰难后终见曙光。

下片("便忆南园趣"到结尾)展望未来生活。用"多情杜宇"唤起归隐之思,"和羹功成"既指烹饪也暗喻治国,表达功成身退的愿望。最后以石榴院落、端午时节的温馨画面作结,祝愿寿星能享受闲适的晚年生活。

全词艺术特色鲜明:通过时空转换展现人生历程,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境界完美融合。用"种玉""和羹"等饮食意象贯穿全篇,既切合祝寿主题,又暗含治国之道,体现宋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追求。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