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
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
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即将去天平任职,同时写给他的翰林从兄,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激动和感慨。

首句“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诗人描述了自己原来居住的地方很安静,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往,就像是被世界遗忘了一样。但突然有官府文书到来,宣告了诗人即将被调任天平的消息,这让仆人们都很开心,也让诗人感到振奋。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岐。”描述了诗人独自一匹马,过河洛,迎着西风前往新职场的情景。这里的“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凉爽和变化。诗人独自前行,但并不觉得孤单,因为他手中拿着王粲的笔,心中充满了诗意和激情。

“香晚翠莲动,吟馀红烛移。”描述了夜晚的景色,晚风轻拂,香气四溢,翠莲轻动。红烛燃烧,照亮了四周。这样的环境让诗人更加兴奋,他忍不住吟咏起来。

接下来的句子“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要犒劳一下自己,用酒肉来款待自己。而他也在思考该如何回报那些理解和支持他的人。

然后诗人提到了他的从兄和自己像魏公子一样彼此信任,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也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像官仓鼠那样无所事事,希望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自然景色,“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清晨的露水滋润了碧绿的草地,荷花在清澈的池塘中凋落。这样的景象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族和即将到达的新岗位。他感到自己像是找到了归宿,就像找到了一个长久以来的家一样。

最后,“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将门下的水源永远寄托在广阔的池塘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他的工作和人生能够有所依托,有所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表达了他对从兄的深厚感情和对工作的热情与决心。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韵味和魅力。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