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日巳分大雪
山头寒鸦冻不死,岭上玉梅已秀发。
密密同云二九天,北风吹作漫天雪。
春痕掐到雪中条,忽惊腊八是今朝。
先生大笑冲寒起,蹇驴一径踏琼瑶。
前头树色何清绝,树里茅檐半明灭。
林背僧庵林外桥,时见提壶人出没。
提壶人过有闲心,先生顾盼有闲吟。
相逢雪里无言说,不觉陶然忘古今。
古亦有梅吹芗泽,古亦有雪铺莹白。
古人嚼雪探梅处,今人不见古人迹。
今年寒燠错江南,冬来久滞玉龙骖。
直闻腊鼓敲年底,始见头番雪意酣。
思将禅向维摩證,思将米向袁安赠。
恐被孤山鹤笑人,不如归坐炉香定。
炉香定处白无尘。
三尺瑶琴照古春。
潋滟村醪如此醇,缥缈心光如此新。
呵开冻墨蟾蜍砚,大书好句答良辰。
密密同云二九天,北风吹作漫天雪。
春痕掐到雪中条,忽惊腊八是今朝。
先生大笑冲寒起,蹇驴一径踏琼瑶。
前头树色何清绝,树里茅檐半明灭。
林背僧庵林外桥,时见提壶人出没。
提壶人过有闲心,先生顾盼有闲吟。
相逢雪里无言说,不觉陶然忘古今。
古亦有梅吹芗泽,古亦有雪铺莹白。
古人嚼雪探梅处,今人不见古人迹。
今年寒燠错江南,冬来久滞玉龙骖。
直闻腊鼓敲年底,始见头番雪意酣。
思将禅向维摩證,思将米向袁安赠。
恐被孤山鹤笑人,不如归坐炉香定。
炉香定处白无尘。
三尺瑶琴照古春。
潋滟村醪如此醇,缥缈心光如此新。
呵开冻墨蟾蜍砚,大书好句答良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腊八日巳分大雪》描绘了一个冬日雪景中的闲适画面,充满了文人雅趣和人生感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冬日生机图 诗开头用"冻不死的寒鸦"和"盛开的玉梅"形成对比,寒冷中暗藏生命力。随后用"密云""北风""漫天雪"渲染出腊八节的大雪景象,但毫无凄凉感,反而显得天地壮阔。
2. 文人踏雪行 中间部分像一组动态镜头:诗人骑着毛驴踏雪寻梅,看见树林、茅屋、小桥和提着酒壶的行人。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提壶人"与"闲吟"的呼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心境。
3. 古今之思 诗人由雪梅联想到古人,发出"今人不见古人迹"的感慨。这里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通过古今对比,突出当下雪中独行的珍贵体验——与其模仿古人"嚼雪探梅",不如真实地享受此刻。
4. 禅意生活 最后转入室内场景:炉香、古琴、村酒、砚台。这些意象构成文人理想的生活图景。"三尺瑶琴照古春"等句将雪景的纯净转化为心灵的宁静,把外在的自然之美内化为精神享受。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活在当下"的智慧:既不回避"江南冬寒"的现实,又能从寻常雪景中发现诗意;既有古人风雅,又不刻意模仿古人。最后用冻墨题诗"答良辰",正是对美好时光最真诚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