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辞官归隐的场景,展现了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文人风骨。
开篇用"一棹翩然"的轻快笔调,描写主人公乘船离开官场,回到绿树环绕的故乡书斋。这里"翩然"二字用得巧妙,既表现船行轻快,又暗含解脱的愉悦。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前两句说主人公看透了荣华富贵(万钟指厚禄,九鼎象征权力),认为这些都比不上手中一支笔的力量;后两句则感叹真正的好文章和能在急流中勇退的人才实在太少。这里用"九鼎"和"笔"的对比,突出文人以笔为傲的骨气。
最后两句用宋代名臣张咏(号乖崖)的典故,说主人公不像那些被迫归隐的人,而是主动选择闲适生活,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尚书(高官)的气节。"閒杀"这个口语化表达很生动,说明他即便闲着也不降低自我要求。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带着荣耀急流勇退"的智慧,既有"看透名利"的通达,又有"以笔为傲"的文人自尊。诗人用轻快的归舟、绿野书窗等意象,把严肃的人生选择写得洒脱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不是失败后的逃避,而是成功后的主动放下。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