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

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
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
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
红蕖缭绕几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
与肩不换足已到,咫尺毕彼穷幽遐。
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饮露餐朝霞。
堂堂露衢不户牖,非此非彼无追赊。
幸时有酒共酩酊,不尔一啜先春茶。
楸枰小小较胜负,往往笑语成欢哗。
归来清风恐飘帽,月影已向西楼斜。
长舒两脚就枕簟,一觉已听清晨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繁忙公务中抽空赏莲的闲适场景,通过对比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用"聚蛙"比喻官场的喧嚣,衙门里像蛙鸣一样吵嚷不停。突然决定放下工作去赏莲,就像看到地上突然冒出金色莲花一样惊喜。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从公务中解脱的愉悦。

2. 中间详细描写赏莲过程:站在高亭上远眺,看到数亩荷花盛开,荷叶像翠绿的伞相互交错。不用走远就能欣赏到幽静美景,这种体验比修仙(饮露餐霞)更能净化心灵。这里用"盛妆翠盖"把荷花比作盛装美人,形象生动。

3. 最后写赏莲后的休闲时光:与友人饮酒、品茶、下棋,欢声笑语直到月影西斜。回家后倒头就睡,清晨在号角声中醒来。通过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官场束缚的自在生活状态。

全诗妙处在于: - 用"聚蛙"讽刺官场,用"金莲"赞美自然,对比鲜明 - 赏莲过程写得如临其境,荷花形象鲜活 - 结尾的日常生活描写真实有趣,充满生活气息 - 表达了"不必修仙,亲近自然就能净化心灵"的独特观点

这首诗告诉我们:在繁忙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美好,自然和友情才是最好的心灵慰藉。

郑侠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