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台留别邝湛若(己丑)

榕阴夹陛拥千官,旅食重逢范叔寒。
吹律忽惊啼鴂舌,曳裾曾笑沐猴冠。
苍梧西上烽烟直,大庾南窥塞草残。
贫贱鲁连惟蹈海,片帆天际夕漫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邝露在战乱年代与友人分别时所作,充满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

前两句描写送别场景:榕树荫下站满送行的官员,诗人却像战国时期的范雎一样贫寒落魄。这里用"范叔寒"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

三四句用比喻表达对时局的愤懑:听到乐声像杜鹃哀鸣般刺耳,看那些投靠清廷的官员就像沐猴而冠(猴子戴帽子装人样)一样可笑。这两个比喻既生动又辛辣。

五六句转向战场景象:向西望苍梧山烽火连天,向南看大庾岭边塞荒芜。通过"烽烟直""塞草残"的意象,展现战火摧残下的山河破碎。

最后两句表明心志:虽然贫贱如鲁仲连(战国义士),但宁可投海也不屈服,只能乘一叶孤舟漂泊天涯。"片帆天际夕漫漫"这个画面感极强的结尾,将乱世文人孤独无依的苍凉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典自然,比喻犀利,在送别诗中融入家国之痛,既有对友人的不舍,更有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是明末遗民诗歌的典型代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