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出

已入隆寒月,天容失碧澄。
疏林垂剩叶,积水泛长冰。
群噪相惊鸟,孤飞自猎鹰。
我行唯散闷,随意上南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偶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天的一次出游,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首句“已入隆寒月”,点明是在严冬的一月,寒冷已经到了极点。接下来,“天容失碧澄”描述了天空失去了往日的清澈明亮,变得灰暗沉闷。诗人通过天空的变化,表达了冬天的寒冷和肃杀气氛。

接下来四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周围的景物:“疏林垂剩叶,积水泛长冰。”这里的“疏林”指的是枝叶稀疏的树林,冬天的树木只剩下稀少的几片叶子。“积水泛长冰”则写出了水面上结起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些景象都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荒凉。

“群噪相惊鸟,孤飞自猎鹰”,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描绘了冬天的景象。一群鸟儿在互相惊扰,而一只孤鹰则独自飞翔。这里的鸟群和孤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冬天的寂寥与生命的顽强。

最后两句,“我行唯散闷,随意上南陵”,诗人表示自己出游的目的是为了散心解闷,随意漫步在南陵之上。这里的“南陵”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山陵,诗人通过这种闲适的态度,展现了他面对冬天的态度——不以自然的严寒为意,而是保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冬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淡然处世的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