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
东西渡瀼溪,溪转峡角对。
奔腾逐江来,飞舞与人会。
中蓄万古灵,排空障旌旆。
根穿潜虬宫,石压飞鸟背。
荡摩出宝气,倏忽走光怪。
神仙归有所,云雨出其内。
势极衡湘长,高与天谷配。
何年破山腹,于此纳万派。
讹传■({敝巴})令凿,转忘禹功大。
屹为巴西门,险绝蜀东塞。
奔腾逐江来,飞舞与人会。
中蓄万古灵,排空障旌旆。
根穿潜虬宫,石压飞鸟背。
荡摩出宝气,倏忽走光怪。
神仙归有所,云雨出其内。
势极衡湘长,高与天谷配。
何年破山腹,于此纳万派。
讹传■({敝巴})令凿,转忘禹功大。
屹为巴西门,险绝蜀东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巫峡的壮丽景色和神奇传说,用生动的画面感和神话色彩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诗人乘船渡过瀼溪,溪流转弯处正对巫峡入口。江水奔腾而来,浪花飞舞仿佛与人嬉戏。这里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观活了起来。
中间八句是全景式描写:峡谷藏着远古的灵气,山崖高耸如屏障;山根扎进龙宫,岩石压着飞鸟的脊背——用夸张手法表现山势险峻。接着写峡谷里雾气缭绕("宝气"),光影变幻莫测,传说这里是神仙居所,云雨都从这里诞生。把自然现象和神话结合,增添神秘感。
后八句转入历史联想:说巫峡比衡山、湘江更绵长,高度堪比天谷。用"破山腹""纳万派"形容峡谷像被巨斧劈开,容纳万千支流。诗人批评民间把开凿之功误传给神话人物(■令),反而遗忘大禹治水的真正功绩。最后点明巫峡是四川东部的天然门户,用"屹""险绝"再次强调其雄伟险要。
全诗最妙的是将地理、神话、历史熔于一炉:写实处如"石压飞鸟背"让人身临其境;写虚处如"潜虬宫""神仙归"引发无限遐想。最后借民间误传,巧妙提醒人们要铭记真正的治水英雄。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既展现了自然奇观,又赋予了人文深度。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