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无求以诗坚同舟为嵩山之约次韵报之
我穷走四方,琐琐知交态。
吕卿晚定交,槁质赖沾溉。
笔端有神奇,胸次无疆界。
平生书画船,往往出光怪。
我非张孝廉,招呼许同载。
顾我念嵩洛,如痞思一忆。
况飞西北帆,一枕千里快。
便当谋吉日,恐负游山债⑴。
吕卿晚定交,槁质赖沾溉。
笔端有神奇,胸次无疆界。
平生书画船,往往出光怪。
我非张孝廉,招呼许同载。
顾我念嵩洛,如痞思一忆。
况飞西北帆,一枕千里快。
便当谋吉日,恐负游山债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与好友吕无求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相约同游嵩山的期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亲切自然。
开头四句,诗人说自己一生漂泊,见识过各种人情冷暖,直到晚年才遇到吕无求这样的知己。这里的"槁质赖沾溉"用干枯的草木得到浇灌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吕无求给诗人带来的精神滋养。
中间六句赞美吕无求的才华:他的笔下能写出神奇文字,胸襟开阔没有边界。他收藏书画的船常常发出奇异光彩,但诗人谦虚地说自己不像张孝廉那样有才华,不敢贸然登船同行。这里用"书画船"的典故,既展现吕无求的文人雅趣,又体现了诗人的自谦。
最后六句直抒胸臆:诗人对嵩山洛阳的向往,就像病人渴望良药。想到能乘着顺风的船,枕着枕头就能日行千里,更让他迫不及待要选个好日子出发,生怕辜负了这次游山之约。"如痞思一忆"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思念之情比作病痛时的渴望,让人感同身受。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生活化的比喻(如草木逢春、病人思药)表达深刻情感 2. 通过对比(自己的平凡与朋友的出众)展现真诚友谊 3. 结尾对旅行的期待写得鲜活有趣,那种"生怕错过"的心情特别真实
这种朋友间相约同游的快乐,对美景的向往,以及珍惜知音的感情,到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诗人把一次普通的出游约定写得如此情真意切,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