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译文及注释

落絮(xù)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半日天:中午时分。玉柔花醉:形容美人倦怠的形象。玉柔,指女人洁白柔软的身体或手。”“花”指女子之面,“醉”,形容状态。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jì)(huán)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掩画屏:意思是人为画屏所遮掩。瑶枕:精美的枕头。阿谁边——谁那边?阿谁:谁,哪个。“阿”,名词的词头。

注释

⑴半日天——中午时分。
⑵玉柔花醉——形容美人倦怠的形象。玉柔,指女人洁白柔软的身体或手。南唐李煜《子夜歌》词:“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花”指女子之面,“醉”,形容状态。
⑶掩画屏——意思是人为画屏所遮掩。
⑷瑶枕——精美的枕头。
⑸阿谁边——谁那边?阿谁:谁,哪个。“阿”,名词的词头。《三国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简析

上片首句点明春末日午;次句“玉柔花醉”,以物喻人,用字妍丽;“惹窗”句写在室内外一片幽静中入睡了。下片“独掩”二句,正面写这妇人午睡后的慵倦神态;最后一句写妇人心思茫然,用疑问句表达出来,耐人寻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黄昏时分的孤独情景,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情思。

1. 开头三句:“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 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暮春景象:飘落的柳絮,快结束的莺啼,在这短暂的半日时光里。女子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到时光匆匆,不禁陷入沉思。 - “玉柔花醉只思眠”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内心状态,就像花儿在春日里醉了,她也想着要入睡,表现出一种慵懒、疲倦的情绪。 - “惹窗映竹满炉烟”写女子房间内的景象,炉烟缭绕,室内外的景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中间两句:“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 - “独掩画屏”写女子独自一人,轻轻掩上画屏,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寂寞。 - “愁不语”直接点出了她内心的愁绪,她不想说话,更不想被外人打扰,这种沉默更增添了她的痛苦。 - “斜倚瑶枕髻鬟偏”描绘了女子的姿态,她歪斜着倚在枕头上,头发凌乱。这种动作和神情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和柔弱。

3. 结尾一句:“此时心在阿谁边?” - 最后的疑问句非常引人深思。她问自己“此时心在阿谁边”,即此刻的心在谁的身边,这意味着她心里思念的人或许不在她身边。 - 这句话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层次,让读者感受到女子不仅是在描述眼前的景象,更是在表达她的孤独和对某个特定人的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构建了一个沉浸在哀愁和思念中的女子形象。通过这些场景和情感的交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