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观妓同俞羡长梅子马陆长康赋

美人雨馆夜相迎,烛下微闻笑语声。
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
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
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在青楼与美人相会的场景,充满了暧昧朦胧的美感。

首联"美人雨馆夜相迎,烛下微闻笑语声"直接点明场景:雨夜青楼里,烛光摇曳中隐约传来美人的笑声。这里的"微闻"用得巧妙,既暗示距离感,又营造出神秘氛围。

颔联"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用拟人手法写天气:本该映照美人娥眉的细月被云遮住,乌云却故意在美人鬓发边游走。这种天气描写其实是在烘托暧昧气氛,暗示着即将发生的风流韵事。

颈联"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写出矛盾心理:一方面讨厌雨水打湿美人的丝袜,另一方面又暗自高兴雨声为笙乐伴奏。这种矛盾心理正是面对诱惑时既想保持距离又忍不住靠近的真实写照。

尾联"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是总结:与其费力想象这似雾非雾的朦胧美景,不如靠近些看得真切。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指雨夜的朦胧美,也暗指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

全诗最妙处在于通篇都在写雨夜相会,却处处透着情欲的暗示。诗人用"纤月"、"浓云"、"罗袜"、"玉笙"等意象,把一场风流韵事写得既含蓄又撩人。特别是"非雾非烟"的描写,把那种欲说还休的暧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