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骤雨初晴的生动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自然哲理。
开篇四句像快镜头:山头的云刚聚拢,转眼就落下雨点。诗人恍然大悟——原来云变雨不需要升到高空,低空百丈内就能化作滋润万物的甘霖。这里用"甘澍膏"比喻雨水像甜美的滋补品,暗示雨水对大地的重要性。
后四句笔锋一转:你看那云层薄处,阳光像隔着轻纱透下来。更奇妙的是,这场雨的上方,烈日依然高悬。这种"下雨时头顶还有太阳"的特殊景象,被诗人敏锐捕捉,展现出自然界矛盾又和谐的美。
全诗通过"云-雨-日"的立体空间描写,打破"雨来自高空"的常规认知,揭示自然现象的多样性和即时性。就像用手机抓拍转瞬即逝的天气变化,既有科学观察的精准,又有"雨中见日"的诗意惊喜。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我们的生活不也常常如此?困境(雨)与希望(日)往往同时存在。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