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寄李筠房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记前度翦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记前度翦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秋天登高望远时对友人的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写登高所见秋景: 1. 开篇"望涓涓"三句,写远远看见一条小溪中隐约有荷花,但被傍晚的云遮住了。这里用"隐"字很巧妙,既写荷花隐约可见,又暗含美好事物被遮蔽的遗憾。 2. "正凭高"三句写登高时看到的景象:西风中失群的孤雁,残月下的沙滩,构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图。 3. "未觉"两句说枫叶还没完全红透,但已经开始凋零,让人叹息。这里用枫叶暗喻时光流逝。 4. 最后两句说无论躲到哪里都逃不开秋声(指秋天的各种声响),愁绪充满天地间。把无形的愁写得具体可感。
下片转入对友人的思念: 1. "一自"三句说自从与友人分别后,整日饮酒作诗,虚度了光阴。"盟鸥"用典,指隐居的友人。 2. "料荷衣"两句想象友人刚换上荷叶做的衣服(指隐居生活),不忍辜负山水美景。这里用"荷衣"形象地写出友人的隐士身份。 3. "记前度"两句回忆上次相聚时剪灯夜话的欢乐,不知下次相逢会在谁家。表达对重逢的期待和不确定。 4. 最后三句说相隔遥远,不必赠我白云(象征隐逸),只赠梅花(象征高洁)就好。既表达思念,又赞美友人品格。
全词以秋景起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愁绪,再转入对友人的深情回忆。语言清新自然,用"盟鸥""荷衣""梅花"等意象巧妙展现友人形象,最后以梅花相赠的想象收尾,余韵悠长。词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读来感人至深。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